粒子分裂

动量与能量守恒会给出力学过程的很多性质,而且这些性质不依赖与具体的相互作用细节。

我们先讨论一个粒子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分裂成两个粒子的过程。在与分裂前粒子的静止参考系中观察是容易的。

01+20 \rightarrow 1 + 2

粒子分裂

分裂前后动量守恒:

0=p1+p20 = \bm{p}_1 + \bm{p}_2

能量守恒:

E0=E1+p122m1+E2+p222m2E_0 = E_1 + \frac{p_1^2}{2m_1} + E_2 + \frac{p_2^2}{2m_2}

注意上式中 EiE_i 表示的是粒子的“内能”,并不包括粒子运动的动能。由此在粒子分裂的过程中,初始粒子的内能转化为了分裂后粒子的动能,我们定义分裂能[1]^{[1]}

ε=E0E1E2=p122m1+p222m2\varepsilon = E_0 - E_1 - E_2 = \frac{p_1^2}{2m_1} + \frac{p_2^2}{2m_2}

我们之前谈到,对于两体问题,可以把动能分为相对动能与质心动能:

Ek=12Mvc2+12μu2E_k = \frac{1}{2}Mv_c^2 + \frac{1}{2}\mu u^2

于是,在粒子分裂过程中,分裂能全部转化为相对动能。

下图展示的是 m1=m2m_1 = m_2 时的分裂情况,对于 m1m2m_1 \neq m_2 的一般情况,也好想象。

实验系中的粒子分裂

一般的,我们令粒子1在质心系中的速度为 vc1\bm{v}_{c1},与 V\bm{V} 的夹角为 χ1\chi_1:

若无特别说明,χ\chi 均指在质心系中的散射角;θ\theta 指在实验系中的散射角。

v1=V+vc1\bm{v} _ 1 = \bm{V} + \bm{v} _ {c1}

容易得到:

{v1cosθ1=V+vc1cosχ1v1sinθ1=vc1sinχ1\left\{ \begin{aligned} & v_1 \cos\theta_1 = V + v_{c1}\cos\chi_1\\ & v_1 \sin\theta_1 = v_{c1}\sin\chi_1 \end{aligned} \right.

进而有:

{v12=V2+vc12+2Vvc1cosχ1tanθ=vc1V+vc1cosχ1\left\{ \begin{aligned} & v_1^2 = V^2 + v_{c1}^2 + 2Vv_{c1}\cos\chi_1\\ &\tan\theta = \frac{v_{c1}}{V + v_{c1}\cos\chi_1} \end{aligned} \right.

在物理学中经常遇到多个相同粒子分裂的情况,此时粒子分裂的出射角度是随机的。在质心系中观察粒子分裂得到的结果是很显然的:分裂的粒子将会以等同概率的向任意立体角出射。对于讨论实验系中的粒子分裂问题,此时母粒子以速度 VV 运动。尽管在质心系中粒子仍然对任何立体角以等同概率出射,但此时在实验系中所观察到的粒子的角分布会改变。

例如,以上在质心系中观察到的应当是均匀分布(以下省略下标1):

P(χ)=dΩ4π=12sinχdχP(\chi) = \frac{d\Omega}{4\pi}=\frac{1}{2}\sin\chi d\chi

对应到实验系中,利用上述方程组,可得:

2Vvcsinχdχ=dv2=2mdT-2Vv_{c} \sin\chi d\chi = dv^2 = \frac{2}{m}dT

改变 dTdT 符号,使得 dT>0dT > 0,有:
可得:

P(T)=dT2mvcVP(T) = \frac{dT}{2mv_cV}

对应的物理含义为:在实验系中观察到的粒子对动能均匀分布。

角度分布也容易得到:

dθcos2θ=vc2sinχ(V+vccosχ)2dχ=tan2θsinχdχ\frac{d\theta}{\cos^2\theta}=\frac{v_{c}^2\sin\chi}{(V+v_c\cos\chi)^2}d\chi = \tan^2\theta \sin\chi d\chi

即:dθ=sin2θsinχdχd\theta = \sin^2\theta\sin\chi d\chi

由此:

P(θ)=12sinθdθ=12sinχdχsin3θ=vc3v3P(χ)\begin{aligned} P(\theta) &= \frac{1}{2}\sin\theta d\theta\\ &= \frac{1}{2}\sin\chi d\chi \sin^3\theta\\ &= \frac{v_c^3}{v^3} P(\chi) \end{aligned}

粒子碰撞

碰撞 是粒子在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然后改变运动状态的过程。在碰撞的过程中,由于动量守恒,质心动能守恒,但是相对动能可能会损失,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(注意,此处的损失是针对初态和末态而言的)。若相对动能损失了,则称为 非弹性碰撞;若相对动能完全损失,则称为 完全非弹性碰撞;若相对动能未损失,则称为 弹性碰撞。对于两体碰撞而言,可以用恢复系数 ee 来表征碰撞的弹性。

注意,我们一般只对于宏观物体,谈论弹性和非弹性。宏观物体发生碰撞,相对动能常常转化为内能耗散掉,恢复系数 ee 只与碰撞的材料有关。

恢复系数定义为碰前后两体的相对速度之比:

e=ufuie = \frac{u_\mathrm{f}}{u_{\mathrm{i}}}

恢复系数

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来说,如果从末态往初态看(从一个整体变成两个粒子),就是一个分裂过程。并且,完全非弹性碰撞由于知道末态只有整体运动,进行分析是很容易的。

启发式的,对于碰撞过程来说,我们可以假设存在一个中间态,此态中的相对动能为零(只有整体运动)。那么任何一个碰撞问题,都可以看作从中间态分别到初态、末态的分裂问题。

对于弹性碰撞的求解,使用恢复系数方程(碰撞前后相对速度不变)去代替能量守恒方程会简化问题的求解。


更一般的,若考虑碰撞的物体的形状,恢复系数可定义为碰撞点在碰撞前后的相对速度的比值。此时的碰撞情况更为复杂,但利用动量守恒,角动量守恒,能量守恒(或恢复系数方程),是可以解决问题的。若知道碰撞面的性质,例如碰撞面是光滑的,此时可以得到碰撞的冲量必定沿法向,此时能够完全把末态确定下来。

粒子散射

在粒子碰撞中,我们只是通过一些守恒律对可能的末态进行了讨论。如果我们知道相互作用的细节(散射势),就能够确定散射角。

粒子散射

Fig: 粒子散射 [1]^{[1]}

不失一般性的,我们考虑一个质量为 mm 的粒子在中心势 U(r)U(r) 的散射情况。我们假设粒子从无穷远处入射,经过中心势散射后运动往无穷远处。假设粒子运动最近到 AA 点,此时到 OO 距离为 rminr_{min}rminr_{min}。不难得到,粒子运动轨迹应当关于 OAOA 是对称的。入射轨道的渐近线与散射势中心 OO 的距离为 瞄准距离,记作 rr_{\infty}。粒子散射过程中转过的角度 χ\chi 称为 散射角

对于两体问题,可以将 mm 认为是约化质量,以下的讨论仍然适用。

若该势能具有性质:limr=0\lim_{r\rightarrow\infty} = 0,可以在无穷远处很方便的表示散射过程中的一些守恒量:

E=12mv2,L=mρvE = \frac{1}{2}mv_{\infty}^2,\quad L = \frac{m}\rho v_{\infty}

根据上一篇笔记对中心势的讨论,我们可以把散射角写为:

χ=2rmin(L/r2)dr2m(EU(r))L2/r2=2rmin(ρ/r2)dr1ρ2/r22U/mv2\begin{aligned} \chi &= 2\int_{r_{min}}^{\infty} \frac{(L/r^2) dr}{\sqrt{2m(E-U(r))-L^2/r^2}} \\ & = 2\int_{r_{min}}^{\infty}\frac{(\rho/r^2)dr}{\sqrt{1-\rho^2/r^2-2U/mv^2_{\infty}}}\\ \end{aligned}

由此只要给定 ρ\rhovv_{\infty}U(r)U(r)。我们可以根据守恒律得到 rminr_{min}。散射角也就可以通过上式确定。

在大多数时候,我们并不关心一组特定参数下的散射角,我们往往关心一簇入射粒子的散射角的分布情况。简单地,我们考虑在无穷远处,有一簇速度为 vv_{\infty} 的全同粒子束(我们假设这个粒子束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)。

我们假定 χ\chiρ\rho 是一一对应的,那么瞄准距离 ρ\rho 相同的粒子,散射角度也相同。

散射截面

可以得到,散射角为 χχ+dχ\chi\sim\chi+d\chi 内的粒子数就等同于瞄准距离在 ρρ+dρ\rho\sim \rho + d\rho 的粒子数,这将正比与面积 dσd\sigma

dn(χ)=dn(ρ)dσ=2πρdρdn(\chi) = dn(\rho) \sim d\sigma = 2\pi \rho d\rho

我们称 dσd\sigma有效截面

dσ=2πρdρ(χ)dχdχd\sigma = 2\pi \rho |\frac{d\rho(\chi)}{d\chi}| d\chi

其除以散射的立体角 dΩd\Omega,得到 微分散射截面

dσdΩ=2πρdρ(χ)dχdχ2πsinχdχ=ρsinχdρ(χ)dχ\frac{d\sigma}{d\Omega} = \frac{2\pi \rho |\frac{d\rho(\chi)}{d\chi}| d\chi}{2\pi \sin\chi d\chi} = \frac{\rho}{\sin\chi}|\frac{d\rho(\chi)}{d\chi}|

对所有可能角度的散射进行积分,得到 总散射截面

σt=0π2πρdρ(χ)dχdχ\sigma_t = \int_{0}^{\pi} 2\pi \rho |\frac{d\rho(\chi)}{d\chi}| d\chi

散射截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,特别是在粒子物理领域中。

卢瑟福散射

我们现在对卢瑟福散射应用得到的散射截面公式。卢瑟福散射是指带电粒子在库伦场中的散射。

设散射势为:

U=arU = \frac{a}{r}

其中 a>0a>0 对应排斥势,a<0a<0 对应吸引势。
我们可以根据本节公式求出散射角。但其实这个问题在上篇的开普勒问题中已经进行了求解,我们不妨直接运用公式:

ρ=p1+ecosφ,e=1+(mρv2a)2\rho = \frac{p}{1 + e\cos\varphi},\quad e = \sqrt{1 + (\frac{m\rho v_{\infty}^2}{a})^2}

ρ=±\rho = \pm \infty,可得:

φ0=arccos11+(mρv2a)2,χ=π2φ0\varphi_0 = \arccos \frac{1}{\sqrt{1 + (\frac{m\rho v_{\infty}^2}{a})^2}},\quad \chi = \pi - 2\varphi_0

如下图所示,分别给出粒子在排斥势与吸引势中的散射情况,无论哪种情况,以上推导都是适用的。
粒子在排斥势与吸引势中的散射

Fig:粒子在排斥势与吸引势中的散射

由此可得:

(mv2a)2ρ2=tan2(φ0)=cot2(χ2)(\frac{m v_{\infty}^2}{a})^2 \rho^2 = \tan^2(\varphi_0) = \cot^2(\frac{\chi}{2})

可以计算有效截面:

dσ=π(amv2)2cos(χ2)dχsin3(χ2)=(a2mv2)2dΩsin4(χ2)d\sigma = \pi(\frac{a}{m v_{\infty}^2})^2 \frac{\cos(\frac{\chi}{2})d\chi}{\sin^3(\frac{\chi}{2})} = (\frac{a}{2m v_{\infty}^2})^2 \frac{d\Omega}{\sin^4(\frac{\chi}{2})}

这就是 卢瑟福公式。现在考虑换到实验系中去。我们令靶粒子是静止的。我们先考虑一下其中的几何关系。其中 vv 表示实验系中的速度,uu 表示质心系中的速度,脚标1,2表示粒子1,2,其中令粒子1为入射粒子,且 m1<m2m_1 < m_2。脚标 i,fi,f 表示初态、末态。

可得

χ=π2θ2\chi = \pi - 2\theta_2

靶粒子静止时的散射

这种情况下(粒子2静止),粒子2的有效散射截面是容易给出的:

dσ2=2π(a2mv2)2sinθ2cos3θ2dθ2=(amv2)2dΩ2cos3θ2d\sigma_2 = 2\pi (\frac{a}{2mv_{\infty}^2})^2 \frac{\sin\theta_2}{\cos^3\theta_2} d\theta_2 = (\frac{a}{mv_{\infty}^2})^2 \frac{d\Omega_2}{\cos^3\theta_2}

但此时粒子 11 的有效散射截面公式很复杂。我们仅考虑两种特殊情况。

  1. m2m1m_2 \gg m_1,此时 θ1χ,mm1\theta_1 \approx \chi,m\approx m_1,有:

dσ1=(a4E1)2dΩ1sin4(θ12)d\sigma_1 = (\frac{a}{4E_1})^2 \frac{d\Omega_1}{\sin^4(\frac{\theta_1}{2})}

  1. m1=m2m_1 = m_2,此时 θ1=12χ,m=12m1\theta_1 = \frac{1}{2}\chi,m = \frac{1}{2}m_1,可得:

dσ1=(aE1)2dΩ1sin4(θ1)d\sigma_1 = (\frac{a}{E_1})^2 \frac{d\Omega_1}{\sin^4(\theta_1)}

由于两个粒子质量相等,我们无法区分散射后的粒子那个之前是静止的、那个是运动的。因此,我们选择把两个粒子的有效散射截面相加,得到总有效散射截面为(使用统一的 dσ,dΩ,θd\sigma,d\Omega,\theta):

dσ=(aE1)2(1sin4θ+1cos4θ)cosθdΩd\sigma = (\frac{a}{E_1})^2 (\frac{1}{\sin^4\theta}+\frac{1}{\cos^4\theta})\cos\theta d\Omega

参考资料

  1. Landau 力学